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本行动态 > 新闻动态

地方金融 | 商业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建立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8日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不少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及企业等都肩负起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重任,纷纷布局试水碳减排实践。部分商业银行在运营中将部分碳账户平台与现有基础金融业务进行融合,展开了进一步的体系完善和多元化创新,推出覆盖面更广、特色化鲜明的绿色金融产品。本文从甘肃银行“碳积分”平台建设实践经验出发,研究探讨碳账户发展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碳账户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路。

  碳平台建设方式

  近年来,多家银行陆续布局个人碳账户,个别机构还推出了面向企业的碳账户体系。通过碳账户将用户生活、金融交易场景中的碳减排行为,体现为银行专门账户的积分,提供相应权益的换取功能,推动低碳行为成为“有价”“有市”的具体功能,激励用户主动形成绿色低碳理念,最终推动客户消费习惯改变、影响市场生产者行为,激发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内生动力。

  甘肃银行碳积分平台紧密围绕日常高频次的低碳场景,根据中国绿化基金会官网公布的计算工具、辖内银行网点业务受理平均辐射范围等综合数据确定碳积分数值。目前已上线包括线上转账、线上缴费、电子政务、信用卡还款等多项有利于减少非绿色出行或无纸化的低碳金融场景,以用户步行、骑行等的绿色出行项目为基础,延展至通过发生金融交易行为获取碳积分。如用户日常行走后,打开手机银行可产生最高40分碳积分,在其低碳行为发生之后3天内,用户可以登录甘肃银行手机银行,主动领取碳积分。碳积分可用于兑换积分商品、助农产品等丰富权益,实现“用场景—获积分—兑权益”的完整闭环。“试水”阶段,投入两周新增用户2400户,日均增量25.87%,依据客户规模、交易覆盖范围等因素,预计年服务个人客户可达到15万。

  碳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个人碳账户的推行依靠更多用户参与,面临丰富低碳场景、统一碳减排量核算标准以及持续有力的宣传等多方面挑战。

  1.碳减排核算尚无统一规则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碳账户或者企业碳账户,均依靠各自平台独立存在,但是大部分商业银行自身并不具备碳减排数据计量及核算的能力,需依托第三方合作机构搭建专业的计量模型。比如浦发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安银行的“低碳家园”,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提供碳减排量计算支持;淘宝“88碳账户”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北京绿色交易所等提供测算依据。各机构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计量模型及计算规则不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用户积累碳积分的记录载体也是特定银行的借记卡或者信用卡,尚缺少一个可以互通各个商业银行的平台来准确、公正地记录个人低碳行为,不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碳账户应用场景。

  2.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丰富

  对银行来说,碳账户的建立和发展,可将自身各类金融场景有机串联起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黏性,从而由非金融服务转向金融服务。同时根据用户碳减排相关数据的挖掘,能够进一步完善用户精准画像,帮助其为消费者提供针对性更强、接受度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当前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多依托于自身手机银行、小程序等,记录用户使用该行服务或产品时产生的绿色消费行为,换算成“绿色能量”“绿色积分”等形式的碳减排量,用户收取后用于兑换权益或者是参与公益。因难以对个人低碳行为进行全量且准确的统计,无法有效融合碳交易市场规则,使得碳账户在金融体系中局限于参加公益、积分兑奖品、签到送积分等积分常规激励,未体现出碳账户与金融业务的创新型结合,实际效用和用户参与度较为有限。

  3.宣传推广难以深入和贯通

  局限于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碳账户对应的权益,站在用户的角度,商业银行碳积分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附带品,并未体现其在核心金融产品上的助推作用,用户仍然只体验得到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依旧不会为此固定某特定的商业银行,导致金融交易碳积分积累较为分散。同时各平台积分兑换政策力度相对保守,降低了金融碳积分对用户的吸引力,削弱了对用户行为的牵引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银行获取的数据不全面,也使得其对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目标受众画像不清晰,难以推出针对性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削弱了其对用户行为的引导作用。最终结果可能是商业银行的碳账户创新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实现社会、个人、机构三赢,而是与常见的签到送积分等运营活动同质。

  商业银行碳平台发展思考

  当前商业银行搭建碳账户平台,归根到底是为吸引用户真正参与使用个人碳账户,以降低个人能耗、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可考虑从三个方面的问题优化完善入手。

  1.完善制度标准,加大普惠力度

  由国家有关部委、银行监管机构等协调部署,逐步建立碳足迹数据采集、核算标准等方面的统一规则,明确碳账户使用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营规则,尝试数据互通机制,为金融业发展碳账户提供基础和参考。同时,各级政府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加快碳普惠机制和体系建设,发挥碳账户的规模化作用,保障碳账户平台长期、合规和有效运营。实现国家、地方和企业之间碳账户的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性一致“个人碳账户”。

  2.丰富应用场景,金融赋能减排

  2021年衢江农商银行以个人碳账户积分为标准,将客户分成三个等级,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曾发放全国首笔个人碳账户贷款30万元,成为碳账户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的成功尝试。商业银行对于碳账户的应用不应局限于形成积分兑换商品,而应进一步加强与存、贷、汇、支付等核心金融服务的融合,逐步增加在低息贷款、绿色债券、授信额度等服务授权中的权值,激励用户积极参与碳核算和构建碳账户。同时,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方式,增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考核比重等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力度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促动全民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3.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规模效应

  商业银行在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激励机制等设计当中,应将碳足迹采集融入业务主要流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用户关注、使用、维护碳账户的力度。同时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使得个人碳账户成为荣耀、收益、服务,才能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轨道,真正激励用户提升积极性,自主使用碳账户、主动普及碳账户,形成规模效应和口碑效应,最终达到通过激励个人及企业碳减排行为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